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创建于1953年,是我国第一个油气储运工程专业,首批国家特色专业,建有油气储运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所在学科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60多年来,本专业始终以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为己任,在参与行业建设和引领专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随着“国家能源安全”、“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以“西气东输”、“跨国油气管道”、“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为代表的大型油气储运工程建设方兴未艾,使油气储运行业发生着快速而深刻的变革,体现在:
(1)为适应油气储运工程复杂多变的建设环境和运行条件,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推动行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层出不穷。
(2)随着行业技术进步,油气储运设施已实现了高度系统化、自动化,传统的单一管道手动操作模式已被全国性油气管网集中远程控制模式所代替。
(3)行业的迅速扩张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改变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人才就业状况,更多的本科毕业生面向油田、管道、储库等工程一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行业的发展对储运工程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是对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求愈发迫切。为此,专业在工程化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力图解决以下主要教学问题:
(1)传统专业课程教学中“重科学、轻实践,重工艺、轻工程”而导致的学生工程能力不足,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欠缺,不能适应社会行业发展需求的问题。
(2)在行业高度自动化、系统化、易燃易爆等工程背景下,学生只能看不能动的“无操作实习”问题,以及传统实践教学系统性差、碎片化严重而导致的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
(3)行业处于快速发展与扩张时期,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热度、深度与广度有限,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途径不畅,校企之间没有形成教育合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