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石油工业转型发展,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向非常规、深层深水等领域拓展,亟需石油类专业培养自我适应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2005]1号文件明确提出,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动适应行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新要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牵头国内石油高校成立石油教育联盟,共同开展石油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把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等三种核心能力作为现阶段石油类人才培养的重点。
生本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与能力培养,以生为本的教与学改革是提升学生三种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常规教学改革往往是单打独奏,效果不明显,而教育生态注重教与学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为此,借鉴生本教育和教育生态内涵,构建石油类专业生本教育生态体系,从学习资源与平台、教学模式、保障体系等关键要素入手,系统改革、协同推进。
成果依托“提高现代石油工程师素质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13项省级教改项目和47项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面向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等7个石油类专业持续开展改革实践。学科与专业互动建设,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石油高校统筹共建,打造石油类专业“3+1”学习资源和平台;针对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创新训练等关键教学环节,分类实施“教师导学、虚实互补、内驱外引”的教学模式,系统开展教与学方法改革;打造四要素联动的保障体系,为改革提供软硬件支撑条件,确保各项改革有效开展,有效提升石油类专业学生三种核心能力。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①如何构建系统改革的生本教育生态体系,解决单一的教学改革难以形成协同效应、改革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②如何提供丰富多样的网络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时空、转变教与学方式,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
③如何针对石油工业高危、不可视等特点,建设校内外互补的仿真实训资源,解决学生实习动手难、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④如何利用石油类专业依托的学科优势,深入开展创新实践训练,解决学生探索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成果在石油高等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示范引领作用显著,极大促进了国内外多所高校的人才培养;在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等全国性会议做专题报告20余次,在《中国大学教学》等发表教学论文34篇,得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专题报道;获得中国石油教育学会和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北京市等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