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了生本教育生态体系,形成了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改革范式
主动适应石油行业创新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新要求,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拓展生本教育和教育生态的理念内涵,构建了由“生本学习资源与平台、生本教学模式、生本保障体系”构成的生本教育生态体系。打造三类学习资源与泛在学习平台,改革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创新训练等环节教学方法,建立四要素联动的全方位改革保障,从而形成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改革模式,既提升了石油类专业学生三种核心能力,也为非石油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范式。成果发表于《中国大学教学》,并在全国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等做专题报告。
2.创建了以生为本的课程拓展资源,转变了教与学方式,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学科与专业互动建设,石油高校联合打造了课程拓展资源和泛在学习平台。以学生主体、以教师主导,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平台,开展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实现了学习内容由单一教材为主向教材与拓展资源相结合的转变、学习时间由课内为主向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转变、学习空间由教室为主向教室与网络平台相结合的转变,促进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深度学习,有效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获中国高教学会“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优秀案例奖。
3.创新了虚实互补和内驱外引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创新虚实互补的实习实训模式,建设并有效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内仿真实训平台,实现了现场实践和仿真实训有机结合,解决了石油工业高危、不可视等导致动手难的问题;创新内驱外引的创新训练模式,以学生内在兴趣为驱动、以高水平学科竞赛为牵引,深入开展项目研究和竞赛实战,实现了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中国教育报》以《井架旁的课堂一点儿也不“悬”》为题专版介绍学校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改革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