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了“一体两翼一强化”工程化课程体系

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为导向,以培养工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建立了以油气储运工艺为主线,融合机械、自动化两条辅线,强化工程实践的“一体两翼一强化”工程化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拓展了专业方向,增加了核心课程中的工程内容,增设了储运工程软件实训、储运设备实训、储运工程施工、专业综合设计等工程类课程,提高了实践学分比重。新课程体系为提升学生的工程认知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满足行业发展对工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2)创新实践育人环境,构建了“四平台四训练”工程化实践体系

依托油气储运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自主研发了12套综合性专业实验装置和“六模块”虚拟仿真系统,建成了石油特色基础实验平台、工程化专业实验平台、梯级化实习实训平台和模块化综合创新平台等四个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工程应用、创新实践四层次进阶式训练,有效解决了传统实践教学系统性差、“实习无操作”、创新训练不足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大学生工程教育的需要,显著提升了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创新校企协同模式,创建了“三协同”校企双赢育人机制

发挥学科的领先优势,充当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做到学校资源惠及企业,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的工艺、设备和优秀的工程人才资源,创建了“教师工程素养协同培养、教学过程协同合作、教学平台协同共建”的校企协同工程化育人机制,引导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关键环节,保证了“回归工程、融合创新”教育理念的贯彻实施,有效实现了校企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协作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