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了系统完整、相互支撑、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显著增强了教学建设与改革的整体效应。

由“三型”办学定位、“三化”培养目标、“三性”教学方式构成的“三三三”体系,深度整合学生发展、社会需求、办学目标等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构建了系统完整、相互支撑、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本科教育培养体系,系统回答了“办什么本科教育、培养什么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显著增强了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的整体效应。

研究成果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等教育核心期刊公开发表,改革经验多次在全国性会议进行专题介绍,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2)搭建“2+X”培养平台,为学生的全面化、个性化、最大化成长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以“五融合”理念为指导,优化设计了由专业培养计划和自主发展计划“两大计划”构成的本科培养方案,确定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专业精深、实践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效落实了“三型”本科教育办学定位

在全体学生全面化成长的基础上,实施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理科实验班、拔尖创新班、菁英班、卓越工程师、辅修双学位、专业交叉培养、小语种强化班、人文素养班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学生的个性化、最大化成长提供了多元化的成长路径,有效满足了多类型的社会人才需求。

3)创新“教学考”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模式,有效推进了“三性”教学方式,强化了学生能力培养。

以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了理论教学“深度学习”、实验教学“前展后拓”、毕业设计“真题实境”、考核评价“能力导向”等典型模式,构建了“教师导学、学生研学、考核促学”的“教学考”一体化改革模式,实现了从“注水式”教育向“点火式”教育的有效转变。